專家來解困!信用修復攻略大公開
台灣房市持續火熱,國泰房地產指數在2024年第二季再創歷史新高,成交量更是井噴,其中台南市和高雄市表現尤為突出。根據國泰房地產指數,全國可能成交價格指數來到148.41,季增率6.70%、年增率7.05%,水準值為每坪53.03萬元,創下新高紀錄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30天成交量指數更是「井噴」,成交戶數指數達212.82,季增率142.54%、年增率139.59%,創下2013年第四季波段高點的8成。
台南市在本季房市表現搶眼,成交價較上季大幅上漲,主要推案產品集中在40萬元以上,佔推案戶數6成,銷售率及成交戶數也創下歷史新高。這主要歸功於台積電南科3奈米投產,吸引全球五大供應商進駐,帶動南科周邊區域及北外環沿線成為房市熱區,永康區及安南區銷售率表現特別突出。
高雄市則在成交價方面保持穩定,主要推案產品集中在40至50萬元,佔推案戶數4成多。近期台積電高雄廠2奈米先進製程效應、輝達與鴻海宣布在高雄軟體園區建置先進算力中心,以及AI產業熱潮加上半導體S廊帶建置,加速高雄產業升級,帶來科技業人口紅利,也讓周圍房市買氣爆熱。
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央行持續升準、加碼信用管制,但低利、AI產業、資金回流、股市表現等利多因素影響有限,仍未能有效抑制房市熱度。
展望未來,房市持續受到科技產業投資議題、新青安房貸政策、股市站穩2萬點創造財富效果、通膨預期等因素推動,預期將繼續維持價量齊揚的態勢。不過,央行6月調降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成數為6成,並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,以減緩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,未來房市走向仍需留意央行信用管制、新青安精進措施及囤房稅上路等後續影響。
【威傳媒陳惠玲編輯】
東海大學消息指出,甫站上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世界百大的東海大學,再次以永續議題於「2024亞太暨永續行動獎」摘下三金一銀大獎,其中,推動AI與大數據分析人才以及幫助邁向老年化推動養生村、打造碳中和園區和醫療聯盟消除產業不均等等議題,獲得肯定。校長張國恩表示,全力推動永續與AI雙軸心的東海,將持續培育趨勢人才,並積極協助產業轉型。

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(TAISE)舉辦2024第三屆「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」與第四屆「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」結果出爐,昨(8)日於台北世貿一館與亞太永續博覽會開幕式合併舉行頒獎典禮,東海大學推動永續成效再度獲得矚目,分別以對應SDG7、9、10、11的四組永續行動,拿下三金一銀的亮眼成績,顯示東海大學在積極落實SDGs的各項創新作法深獲肯定,整體永續的推動成果也產生深遠的社會影響力。
四組獲獎中,以最高榮譽獎項「亞太永續行動獎」對應SDG07東海副校長暨永續長張嘉修的「Accelerating the Sustainability Action with AI – Smart Carbon Neutrality Zone」榮獲金級,也在「台灣永續行動獎」逾五百件參賽方案中脫穎,分別有對應SDG10跨域創新學院院長翁紹仁的「醫療系統聯盟多元交流」與對應SDG11副校長劉正的「東福開放式養生村」榮獲金級,以及對應SDG09 圖資處圖資長楊朝棟的「跨域共創AI新世代」獲得銀級。

副校長暨永續長張嘉修表示,為了落實成為一所具有深厚博雅底蘊的未來大學願景,東海自2018年起便有計畫性的提升全校軟硬體設施,投入包括製造、生態、建築和醫療等領域應用,孕育校內AI跨域人才並積極協助產業永續轉型,逐步建立環境特色研究中心、跨域人才培育基地及綠色大學願景,以低碳經濟和技術創新實現循環經濟模式。
張嘉修說,今年,打造亞洲最大的校園微藻養殖及循環經濟示範基地「智慧碳中和園區」,期許能成為未來大學的永續典範,攜手產官學社,建立碳管理的整合性服務鏈,持續與合作夥伴一同打造零碳社會。
圖資處圖資長楊朝棟表示,此次獲獎的「全國智慧製造大數據分析競賽」自2018年開始辦理,已成功連續舉辦七年,透過產業出題,促進學生與企業、學研機構間的實際應用接軌,並以公私協力方式創造產官學研互動交流與學習成長的新模式,已成為培育AI與大數據分析人才的重要平台;今年競賽更是創下報名隊伍歷史新高,達到193隊,超過700人參與競賽,展現了產官學合作建立典範的卓越成效。
跨域創新學院院長翁紹仁指出,此次獲得SDG10主要是東海醫療系統聯盟,所推動創新聯盟技術與醫界的互動媒合,透過提供跨界合作的場合、機會,有助於消除不同行業間的資訊、技術不對等,為更多人提供平等的機會和資源;以跨國深度交流,如考察團、代表參訪交流等,讓聯盟夥伴不僅能學習他國先進技術、累積經驗,也促進國與國之間的平等合作,普及智慧化運用於醫療領域尋求發展可能性,共同解決全球性的健康福祉與不平等問題。信貸辦不過?

副校長劉正表示,東海自2017年起整合台中市西屯之在地社區需求與問題,建置「東福開放式養生村」的創新社區經營模式,整合有意願投入高齡生活圈的夥伴,提供多樣服務和活動協助社區在地永續經營,建立具可複製性及永續的老少共好、共老的高齡機能示範模式,是這次獲得SDG11永續城鄉關鍵。劉正說,透過參與成員、社區、機構間交流共作,建立養生村水平流動與橫向間的推廣與複製,完整銀色智慧生活圈,也藉由將教室帶入社區,延展學生發展專業的多面性,培養學生對社會責任、服務議題的認同。
(資料來源:威傳媒新聞-WinNews)
延伸閱讀:
- 東海書房2022系列講座 蔡其昌分享新書揭開序幕
- 東海大學與法國在台協會、科博館三方宣示推動科學教育
- 東海大學USR與在地連結舉辦「大肚山社區嘉年華」
引用自: https://n.yam.com/Article/20240809108137